如果要说UIC跟其他双一流的大学有什么不同,那我会很肯定地说这是国内最好的自我上升的渠道之一。从综合录取招生再到引进多元的师资,UIC可以说是打破了唯高考论的人才选拔机制,与此同时还为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学生得以更早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所就读的电影电视专业,配备了先进的拍摄设备,混音室,录影棚。由经验丰富、享有业界声誉的国际化师资团队组成。学生通过光影声色勾勒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理论及实践的紧密学习,尤其是大二大三剧组的拍摄,让我早早意识到了全面发展和管理统筹的重要性。在这几年里,我也充分拥抱UIC提供的资源,利用手中的设备去可视化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于我,难得且令人兴奋的是全英的教育背景和本土化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CTV的学子在这种双重身份下去客观地去审视国内以及国际化的电影制作。学生在南加大,纽约大学的老师的教导下挖掘各种题材拍摄的可能性,向一个更高的行业标准看齐。我相信这种独特的视角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的专业。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提醒着UIC的学生不落入单一的惯性思维,鞭策着我们去自发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今到了毕业季,收获到了自己理想的offer,庆幸那个熬过这四年长跑的平凡的自己,在一开始便坐上UIC这辆列车,完成了从不善言辞再到活跃于各个演讲和小组活动的蜕变。而全人教育的理念其实一直体现在学校包罗万象的选修课程,我在很多选修课上学到了很多多的行业要求,以及一些特质——比如批判性思维。
“In knowledge and in deeds,unto the whole person” 四年下来,这种价值观一直约束着我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很多时候这种改变是被动的,但我很感谢UIC给我带来的一切。大一的我其实一点都不自律自省,等到快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这种“严进严出”的理念其实无形间推动每一个人的边界。在这里,努力跟收获是等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