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分享】情感价值的跨媒介迁移——音乐IP改编电影的商业逻辑

2025年4月21日,资深制片人闫虹老师受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硕士)专修的邀请,为BNBU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情感价值的跨媒介迁移——音乐IP改编电影的商业逻辑”的深度分享。



闫虹老师首先介绍了音乐IP改编电影的本质,是将旋律中的集体记忆转化为影像化的情感消费,以韩国学者研究说明具有情感共鸣基础的IP片名能显著提升低成本影片的首周票房。她还以其曾经参与制作的《同桌的妳》《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进行拆解分析音乐IP改编电影的商业逻辑建立在内容价值、粉丝数据、时代情绪三大特性上。

随后,闫虹老师从音乐IP电影在不同媒介品牌建构、音乐IP电影的明星阵容设计、音乐IP电影粉丝收获、音乐IP电影的出品与发行公司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闫虹老师指出,音乐IP改编需要考虑长线发展,除电影作品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剧集、书籍等衍生产品链条。在进行音乐IP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对应IP背后的艺人或作者的影响力和粉丝号召力,明星阵容的设计是音乐IP改编电影“降本增效”的商业机会。而在将歌迷转化为观众的过程,实则是情感价值变现的核心战场,粉丝二创的自发传播比传统营销更具穿透力。



最后,闫虹老师站在产业高度观察,分析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光线传媒等头部玩家已形成成熟的开发范式,强调有效地实现音乐IP改编转化为影视作品,出品和发行的垂直整合模式,是极大提升了IP开发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问答互动环节,闫虹老师根据同学们对音乐IP改编的问题,站在实际创作和市场的角度上逐一解答,将自己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



闫虹老师简介:

曾发表文章《颠覆中的升级:虚拟制片开启影视生产新模式的探讨》《中国虚拟制片行业发展的创新特征》《<长安三万里>:一个诠释“中国性”的角度》。

曾担任电影《同桌的妳》《北回归线》、纪录片《向死而生-李开复》、MV《默》《私奔》等影视作品制片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联合制片人,网络短剧《可不可以不》出品人、总制片人。

曾参与《大武生》《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苏乞儿》《千里走单骑》《独自等待》等影片项目制作。

周深歌曲专辑《深的深》出品人、谭维维歌曲专辑《谭某某》制作统筹。


Last Updated:Apr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