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校友风采】U秀 | “再没有第二个四年这般美好”

凤凰花开,蝉鸣声声,又是一年毕业季。四年前,1300多个五彩斑斓的梦想在这里聚集、生长,形成美丽的风景……如今,他们又将各自出发,继续追梦。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他们的故事。


北师港浸大(UIC)2020届准毕业生共1356人,来自22个专业。选择境外深造的同学拿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选择境内升学的同学则被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录取;选择就业的同学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字节跳动等知名公司聘用。

同学们与汤涛校长合影留念

回顾大学四年,他们不由得惊叹,被称为“四年高三”的UIC生活,自己却过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乐、充实、投入。有学生说,UIC是一个重新发现自我、定义自我的地方;也有学生说,可能再没有第二个四年这般美好。

兴趣 热爱

文化创意与管理专业的邓楚麒高中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上大学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对文创的兴趣能够真正成为自己深耕的领域和方向。如今,他获得了多所国际名校的研究生录取,未来计划前往伦敦国王学院文化创意产业读研。

邓楚麒参与创联慈善公益社组织的“琪琪海洋行”活动

“大学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旅行,我在这之中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专业上的兴趣和热爱。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都背负着中考、高考的重担,大家穿着统一的校服,学着一样的课程,有着相似的目标,但到了大学之后,我发现了广阔的天地。”

在邓楚麒看来,文化创意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实用且有趣,“同学们能够在必修课学习到商科的基础知识,如企业家精神、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管理等,而选修课则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探索,如媒体美学、空间设计、文化社会学等。我非常幸运能够成为文管的学子。我也非常喜欢我的同学,我们的课堂经常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混搭’构成。”

邓楚麒(左)与同学在2019年奖学金颁奖典礼后台合影留念

大学四年,除了专业的学习,邓楚麒也大胆实践,探索更多的可能。大二时,他和伙伴们一起筹备校园创业项目,研发了快递代收业务线上订单系统。大四做毕业研究项目(FYP)时,他和同学探索打造一款专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APP,帮助文创人找到合作和客户资源。

“UIC有着多元、包容、鼓励创新的环境,每一种热爱都能够在这里自由生长,并获得支持与帮助。在四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更加了解自己,也对未来的发展更加自信。”邓楚麒说。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文字 | 陈晓虹 蔚晓婧 钟霈琳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高昕瑜 廖秋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