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文化创意管理专业(CCM)的学生陈敏莹。毕业于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我以高考599分进入UIC就读。作为我的第一选择,文化创意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文化创意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以及UIC这个平台,我很荣幸获得了本年度二等奖学金以及联通奖学金。
图为陈敏莹在奖学金颁奖典礼
UIC秉承以创新的方法,通过吸纳古典中华及西方文化资源来倡导博雅教育。首先是全英教学,UIC的全英教学环境使我的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进步是潜移默化且及其深刻的。其次是学习氛围,相比起国内很多大学,UIC课业相对繁重,竞争也相当激烈,熬夜学习的人总比熬夜玩游戏的人多,考试周图书馆更是座无虚席。再者是机会,作为一所中西结合的大学,UIC与很多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大三我有幸能作为交换生代表UIC去德国学习了一个学期并游历了欧洲十余个国家,开阔了眼界,培养了独立的能力,在交换期间还获得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配对资金奖学金。很多人认为去外国学习就是镀一层金,回来显得与众不同,而我认为去外国交流的最大意义就是能把中国文化带给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成长和蜕变。
图为陈敏莹同学
UIC推崇结合深具国际特色,又具本土文化的全人教育。所谓全人,就是德智体美均衡发展。太注重学习会变成书呆子,太注重社交会荒废学业,UIC的全人教育正好颠覆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在这四年里,我在保持一个不错并不断进步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参加了一些社团比如学生会,从而锻炼交际能力;还参加过一些全人教育课程,比如体验拓展,情绪智能,环境意识和艺术油画课,从体验和实践中学习。作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至关重要,懂得感恩,回馈社会。我也参加过一些义工活动,比如在泰国的大象营照顾受伤的大象,在印尼的海边放生海龟,在联合国志愿者组织帮助非洲加纳一个非营利组织设计项目推广海报。虽然这些举动对当地的社会贡献只是九牛一毛,但从中我学会了珍惜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如此安逸幸福了,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图为陈敏莹同学
学习之余,UIC的四维教育也提供了不少实习机会,利用假期我参加了英国保诚集团和中国光大银行的实习,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日常中。
我从来都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进UIC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得一次最高分,拿一次奖学金,当一次交换生。回首四年,我都做到了,感激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激励和鼓舞,也感谢学校给予了这些让我变得优秀的机会,希望日后的你也是。
文/图:陈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