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学霸之间,只有一个高质量学习方法的距离
在北师港浸大(UIC)的大学关键词中,“四年高三”从未缺席,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既确保了UICer的学习质量,也意味着紧凑的学习节奏。在这趟“通关打怪”之路中,兼具目标准、效率高、方法佳者往往更快到达理想彼岸,大家称其为“学霸”。看似“一路开挂”的背后有什么个人诀窍?UIC第一期“学霸说”。
不断提高上限,没有捷径可走。UIC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常需要我们“逼”自己快速进步。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多点耐心,逼自己一把可以提高能力上限。例如在大二的新媒体读写能力选修课上,期末任务是需要搭建网站,当时组里没有同学有相关经验和知识,但在仔细研究指引和多番尝试后,我们居然按时完成了作业,过程中也掌握了部分搭建网站的技能。
多尝试,多探索。我喜欢尝试专业内不同的方向,比如假期参加游戏制作大赛、申请平面设计的实习工作,学期中担任影视学同学剧组的美术指导,协助专业老师策展等。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新的东西,还能探索适合自己的领域。
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我好奇心较强,想要尝试的事情很多,因此常会面临多重任务。在时间安排上,比起一开始确定事情的优先级并按照顺序完成,我认为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效率会更高,事情的完成度和质量也会更好。如果必须先做认为重要的事情且花费较多时间后,优先级较次的事可能会缺乏仔细处理,影响最终效果。而且生活也不只有DDL,和朋友、家人相处的时间也很重要。
UICer分享高质量学习方法
在“通关打怪”的求学之路中,北师港浸大(UIC)学子总结了不少秘诀,第二期高质量学习方法分享。
万事开头难,要提前做好准备。每年一月,我都会更新自己的年度目标、待做事项和长期目标,有仪式感地开启新一年,计划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每个学期初,我也会仔细阅读每门课的课程计划,立下目标成绩。
面对DDL, “我思故它在”。大学期间,我也试过在DDL前一天才开始动笔,通宵完成作业,但质量可想而知。吸取教训后的我会记录所有任务,例如个人论文,我会提前三周告诉自己“它存在”,并开始翻阅材料。在至少提前一周,我会开始列文章框架,用英文写下每部分的关键词,中文写下重点内容等。临近DDL,我会找一段完整的时间,再次检查和补充内容。最后,我会提前一天完成写作并复查语法、表达方式、格式和个人信息等。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采访 | 高昕瑜 彭子归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高昕瑜 罗诗冰